于涛:3年时间,一次珠江的影像溯游
大化,珠江,©于涛
这是极光photo【江河影像】系列第78篇推送。
作品《珠江》是一次对珠江全景式的人文地理考察,摄影师于涛用3年时间溯江而上,透过镜头展现人与母亲河的生态冲突与情感纠葛,用摄影作品发出生命的叩问: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珠江
图文 / 于涛
创作线路图
此次摄影行为是我用三年时间完成的一次人类关于母亲河的文化与影像的洄游。
洄游是鱼类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自然选择的结果,通过遗传而巩固下来。江河鱼类从下游沿河而上,在上游繁殖后代。而今天的洄游,是一次文化意义上的洄游,上游的水源一直滋养着下游的子民。作为一个生活在珠三角,受珠江水滋养了三年之久的异乡客,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要用影像完成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反哺!
合山,珠江,©于涛
作为客居于此的异乡人,当代珠三角移民潮的一分子,我踏江而上,用心与眼再次感受母亲河的风情与哀伤,其中糅杂着复杂的当代人在后现代浪潮中的独特情愫,以珠江为映像,铺陈出一代人的情怀。此画卷细腻,迤逦,直入人心,从而拨动每一位观者的心弦。
第1站,虎门,©于涛
第1站,虎门,©于涛
家园不在,故乡消失。快速的工业化城市进程,已经让我们对故乡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以至于消失。我们很难从现实的场景中找回我们曾经生活过,亦或是留存有片刻记忆的画面。而事实上,珠江已经不仅仅是岭南人的母亲河,她也不知不觉成为更多异乡人的母亲河。这条河承载了太多异乡客的梦。
第4站,佛山高明,©于涛
常常会听到关于母亲河的种种溢美之词,我们却从未真正亲近过她,甚至有不知道她来自何方,流淌过何地。或许,再过10年,这一切亦将沦为消失的记忆。我想有必要把她真实的容颜记录下来。
第5站,三水,©于涛
从2011年5月份开始至今,我开始从珠江入海口溯河而上,经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个省,直到她的源头——云南曲靖市马雄山珠江源。在她流经的城市或地方游荡,记录下她动人抑或是哀伤的一面。只为看到她真实的容颜,也为我留下转瞬即逝的记忆。
第5站,三水,©于涛
第7站,德庆,©于涛
第7站,云安,©于涛
第8站,封开,©于涛
第8站,封开,©于涛
第10站,藤县,©于涛
第11站,平南,©于涛
第11站,平南,©于涛
第12站,桂平,©于涛
第12站,桂平,©于涛
第13站,武宣,©于涛
第14站,来宾,©于涛
第15站,合山,©于涛
第16站,大化,©于涛
第17站,天峨龙滩,©于涛
第18站,贵州万峰湖,©于涛
第19站,云南盘溪站,©于涛
第20站,宜良狗街,©于涛
第22站,云南曲靖 沿江乡,©于涛
第23站,云南花山湖,©于涛
第24站,珠江源,©于涛
一部当代人在剧烈社会
变迁中的心灵流浪史歌
撰文 / 宋健
珠江流域,上亿人依水为生。在这个项目里,我们看到的是这片土地正经历着巨大且快速的变迁。
在此过程中,这出跨越旧世纪末与新世纪初的城市化进程大戏为我们提供了无数耐人寻味的戏剧细节——迷雾中不知去往何处的货轮,将江水拦腰截断的大坝,热电厂对岸造型怪异突兀的假山、垃圾遍地的江畔上拍摄情侣照的新人——它们唐突、它们荒诞、它们让人感不安,它们逼着我们去思考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事实,我们自己在这出戏剧里到底扮演着什么角色。每一出细节、每一个画面无不在叙述着一个现实与历史断裂的故事。
第10站,藤县,©于涛
第18站,贵州万峰湖,©于涛
《珠江》里的风景——其中包含着各色“人”、“物”、“景”的风景,早已和那些事关风花雪月、名山大川的风光片彻底划清界限。古代文人有着寄情美好于山水中的情怀与诗意,于涛亦希望如此。可考察得出的事实是,对母亲河的想象在事实面前遭遇尴尬。
第22站,云南曲靖 沿江乡,©于涛
至此,于涛所能做的便是以平静的视角,将这处于悖论与离奇时空中的当下山水与风景真实地还原给我们。比如,项目里的第十三站武宣,超现实的空间描绘透出耐人寻味的矛盾感——群山依水林立,这本该是描述田园牧歌式主题照片的好素材,但前景码头上的集装箱瞬间将这一幻象粉碎、时空跨越,一下子将观者的思绪带到了对过去、当下与未来的思考。
于涛先生应邀到南京艺术学院举行讲座“与山河的对话”
编辑 / 章文
摄影师简介
于涛
2019年6月 行为艺术作品 《与河山的对话之三:童谣》金山岭长城
2018年8月 行为艺术作品 《与河山的对话之二:长城》第二届长城国际艺术节
2016年7月 《珠江》摄影专题应邀在南京金陵美术馆展出
2013年12月 摄影专题《珠江》应邀参加西双版纳国际影像节
2013年 8月 摄影专题《珠江》入选大理国际摄影节
2003年9月 摄影专题《我是一只时尚的狗》 入选平遥国际摄影节
2003年7月 第三届OPEN(打开)国际行为艺术节行为作品《遗失的真经》
2002年8月 独立制作纪录片《美么!》 在凤凰卫视播出
极光photo近期推出“江河影像”系列,精选国内外优秀摄影师们关于江河的作品。此系列正合极光视觉将要推出的“江河影像•个人记忆”影像征集与资助计划,激发和资助年轻摄影师关注身边的“江河”。如果你也有关于江河的影像作品,欢迎投稿!(请把作品图和文字发送到邮箱:914127901@qq.com,并附上联系方式。)
[ 推荐阅读 ]
中国美院优秀毕业作品专访 | 裴凯红:用影像探索人与水的关系
极光视觉是一个由
“资深报道摄影师+策展人/编辑”
构成的视觉原创机构